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首页 党史研究 纪念专栏 改革开放40周年

数字经济掀浪潮

发布时间:2021-11-23 点击率:

数字经济掀浪潮

2018-12-21

记者 敖煜华 文 记者 李忠 摄

 

2014715日,杭州市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

IMG_259

IMG_260

IMG_261

IMG_262

IMG_263

IMG_264

IMG_265

 

钱江潮涌,无有止息。

驱车一路往西,到西湖区转塘之后,可以看到一片四面环山、碧水中流的开阔地带,这里的地理特征很像美国“硅谷”,如今,这个被称为“云栖小镇”的区域已成为杭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红景点”,也是信息经济领域创业者倾慕的“圣城”。

杭州信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无疑是云计算大数据,作为全国五个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之一,杭州走在信息经济的前端,而云栖小镇,正是这座城市发展信息经济一号工程的排头兵。

201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信息经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力推动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被杭州定义为“一号工程”,自此,这座城市的经济不断结出“智慧之花”。

科技在这座城市狂欢 “三镇三谷”化作“一号工程”新生产力

“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不仅是创业者的狂欢,也是我们最忙碌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全世界的科技爱好者都会在这几天汇聚到云栖小镇。”云栖小镇管委会主任吕钢锋说。

这个每年能够吸引全球8000多位创业者聚会的小镇,并非是地理意义上的行政小镇,它只是基于创新业务“云计算”之上的命名,这个地处杭州西南远郊的科技园区,已经打破了传统地理界限,向世界传递了杭州信息经济发展的声音和力量。

2.2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最大的公司规模超过2万人,最小的公司才3人,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一个叫于佳文的90后学生,“玩”出了一款叫“超级课程表”的客户端产品,现在正被中国三千多万大学生使用。

因为有了互联网上的云计算,几个人的企业跟几万人的企业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服务的是全国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真正覆盖的服务却是全球的。

一个小镇正在影响全球,当初又有谁能想到。在此背后,是小镇乃至杭州这座城市对人才要素吸引力的最好体现,吕钢峰说:“我们深刻感受到互联网创业浪潮的波澜壮阔,伴随着信息经济发展浪潮,人才经济、草根经济成为这个城市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基石,所以要把全国、全球的优秀创业青年吸引过来,在我们这片土壤上汇聚信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不仅仅是云栖小镇。在杭州,还有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谷、西溪谷和传感谷,这些立足于创业创新的小镇被人们赞为“三镇三谷”,开始崭露头角,并悄悄转化为这座城市作为“一号工程”的全新生产力。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独特优势在于“软实力”,“车库咖啡”、政府性产业母基金、金融家俱乐部、基金研究员等配套一应俱全,吸引了近千家金融类企业入驻,管理资金规模过万亿。

位于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梦想小镇,“先生态、再生活、再生产”的理念得到企业共鸣。阿里巴巴淘宝城、中国移动4G研究院、奥克斯研究院等项目已入驻,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极核。

紧靠浙江大学和西溪湿地的西溪谷,40多万平方米楼宇已建成投用,支付宝总部、江南布衣慧展科技等项目不断推进。以互联网金融产业为核心,电子商务、研发与技术服务、信息软件、股权投资、旅游休闲为配套的“一大五小”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变为现实。

三墩板块的云谷,是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超百亿级产业集聚区。建成后,预计将集聚云计算及相关产业人口5万余人。云谷的梦想是,通过环境改善和生态优化来带动区域价值提升,打造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发源地及核心产业带。

依托先进的传感技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一个集研发、认证、应用、生产、检验、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和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国际传感器产业化基地在钱江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这里将着力发展红外技术为主的红外传感产业。

“三镇三谷”建设,只是杭州“一号工程”中重要一环。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达摩院、西湖大学、人工智能小镇以及阿里巴巴与富士康、英特尔的联合实验室落户云栖小镇;杭州市政府与航天八院的战略合作,梳理了一批潜在项目和可转让军工技术,将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与紫光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紫光集团将陆续投入数十亿元的研发资金,在高端服务器研发制造、示范应用新项目引进等方面重点发力……杭州奔跑在智慧大道上。

解码“一号工程” 数字经济实现对传统制造的智能“再造”

以数字经济之名,杭州正在上演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故事。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上马不久的新生产线,让“兆丰”迅速具备了年产500万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造能力。其他生产线要380名工人,新生产线把仓储人员算在内还不到50人:出力的都是机器人,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只要18秒,以前则起码要10分钟。

18秒和10分钟,“兆丰”董事长孔爱祥深知此中区别,“这不是时间和产能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极限在15秒内,德国人做得到。如果我们再快3秒,那就是世界一流了。”

让“兆丰”接近德国制造的,正是“信息化”这双新翅膀。孔爱祥自豪地介绍,新的生产线“零件是老外的,大脑是自己的”。他说,“工业4.0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单机智能设备的互联,这一点在‘兆丰’正在普及。”在孔爱祥的计划中,最终“兆丰”要做到的是,把不同的智能生产线互联组成智能车间,智能车间互联组成智能工厂……“今年我们要做工厂物联网,车间工人只要用一个PAD,就能操作、监控生产线了。”

如“兆丰”一般,伴随着信息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发展以及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杭州一大批工业企业已经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转型路上。

走进西子奥的斯的车间,记者发现,完全没有机器的轰鸣。在西子奥的斯,信息技术的改造已经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制造。最让人惊讶的是,通过信息系统的设计改造,西子奥的斯实现了“协同制造”,与几百家供应商协同、与客户协同。如此一来,电梯的排产实现从月计划详细到小时计划,每3分钟就能发运一台电梯。

电梯的销售也从原来的款到发货转变为现在的款到生产。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盖利民告诉我们,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这是工业4.0区别于工业3.0的重要特征。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作为杭州工业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正在由过去依赖成本优势的杭州制造向杭州“智造”转变。

再看纺织化纤业,这是杭州的传统支柱产业,其行业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20%。而今,这个存在大量劳动密集环节的产业,也因为信息化基因变得“新鲜”起来。

盛元化纤是杭州行业规模排名前三的企业,走进生产车间,从卷绕落丝到运输仓储、产品检测,再到外箱包装,全由自动化机器人代劳,一改化纤行业依靠人力投入赢效益的传统形象。这要归功于盛元率先在纺丝环节中,一次性投资2.5亿元,引进了德国4套高端工业自动化设备,这是中国首套应用在化纤行业中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系统。公司副总经理周先何说,这套“机器换人”系统全面运行后,总体减少四成的用工量,每年节约人力成本1000多万元。

与车间里的喜人变化相比,采访中,在与多家制造企业负责人交流时,我们愈发对这些外界眼中的“传统企业家”对信息经济新思潮、新技术的高度认知印象深刻。他们自信地对我们表示,工业4.0的基因并非欧美企业所独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好比催化剂、黏合剂,可以成为浙江企业赶超国际一流的新利器,成为浙江制造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世界之所以对信息产业高看一眼,不仅仅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还在于它在发展中不断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颠覆、迭代、融合、跨界、重构、创新……不仅对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产生深刻影响,并逐渐渗透至社会服务、政府管理等领域。

坐在家里,用鼠标点点,就能控制葡萄大棚的卷膜,还能定时给农作物浇水,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监测和远程控制;快递员把快件寄放在“E邮站”的柜子里,收件人凭验证码就可以领取,化解了包裹投递的“最后100米”问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旅游护照”、“智慧医疗”手机APP等一大批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应用项目逐渐覆盖杭州城乡。

这些都是杭州大力推进信息经济一号工程的成果。从三墩、海创园到转塘、滨江,从富阳、建德到桐庐、淳安,六大中心、一带多点、众星拱月,“一号工程”的版图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

 

专家观点

杨轶清(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

从本世纪初的“天堂硅谷”,再到信息经济“一号工程”的提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金名片”,也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究其原因,经过多年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杭州的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底部平台”,即杭州信息经济的异军突起离不开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企业基础,更离不开政府精准的产业发展战略眼光。

而如今大力提倡的数字经济更是与信息经济一号工程一脉相承,“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第一城”的口号为杭州信息经济一号工程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常态下谋求新发展,杭州需要打造高度、深度和加速度“三度”兼具的数字经济新生态。杭州可从政企学研协同创新的样本中提炼共性经验,推动更多尖端技术、底层技术、共性技术的突破,是为“高度”;依托一批具有引领性和超前性的创新成果,抢占产业链高端话语权,并加快向具体应用转化是为“深度”。当“高度”和“深度”都已具备,实现新的“加速度”只是一个自然结果。

 

“一号工程”的杭州历程

2014

制定信息经济总体规划

制定颁布全国首部《智慧经济促进条例》

设立信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2015

重点推动制造业“互联网+”

加快新产业培育、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推广

掀起特色小镇建设高潮

2016

推进“数据大脑”等新型智慧应用

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核心基础产业发展

2017

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建设,探索形成从“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到“ET工业大脑”“企业上云”的智造之路。

加快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七大未来产业。

 

记者手记

古都杭州的数字蝶变

杭州,一座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城市”的古老商业都市,而今又蝶变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杭州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号工程”,涌动着“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创业创新热潮。

多年来,一号工程的“杭州速度”何以照进现实?支撑杭州信息创新与探索的,不是一个个彼此孤立的微观因子,而是一整个协同互补、彼此啮合的生态系统。

得益于杭州信息经济领军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人才团队和资源支持,以及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推动基础研发、高端突破的坚定决心,正如“城市数据大脑”才能由杭州首创,是得益于杭州拥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世界级公司,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应用前沿科技优化城市治理的超前思维。

在协同互补、彼此啮合的生态土壤之中,信息经济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杭州速度”也因此拥有了核心推动力。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